去年此时美术同行小李常熬夜改图,约定却总临时变卦
去年这个时节,我一位任职于游戏公司的美术同行小李,常常整日整夜地修改图像,工作十分辛苦,几乎没日没夜。每逢周五下班,他总会在微信上通知我,说当晚要组队玩到凌晨三点,语气强硬地表示如果不加入他,就会被视为不够意思。然而,每次都是他临时变卦,以必须赶制《上古传奇》活动宣传画为由,取消了原定的约定。
深夜两点时分,四周静悄悄的,忽然手机响了。我半梦半醒地接起来,电话那头传来他的声音,声音沙哑得惊人,像是被粗糙的东西磨过:“我今天和负责人闹翻了,他说我画的龙跟蜥蜴差不多......”我好像听见电话那头有打火机“咔哒”一声。后来才明白,他为了那个东方奇幻工程,已经不停地工作三个月,许多天马行空的构思都白费了,十几个绘图稿都被毫不留情地扔掉了。
如何设计符合东方审美的玄幻角色?
一个重要的时机是在成都的游戏展览上,那里挤满了人,非常喧闹。小李在各个摊位间来回走动,偶然看到一家名为烛龙的工作室摊位前挤满了人。他好奇地走过去,发现摊位上展示着很多漂亮的《山海经》角色设计图稿。那些图稿中的古代怪物形象很特别,结合了青铜时代的图案,给人一种神秘又古老的感觉。就在那一刻,他豁然开朗,意识到此前总在将西方奇幻的框架生搬硬套到东方的外表上。
他愣在原地,心里想了很多。以前他写东西时,常常会参考西洋奇幻的情节,却没发现东方文化里有很多好东西。现在看到这些《山海经》人物画稿,像是亮光照进心里,让他明白了东方文化里藏着好多宝物。他开始回想自己的艺术历程,心里默默做了决定,必须透彻研究中华文化的内涵,以特别的东方眼光去打造独有的艺术品。
他回到城里那个周末,热情地邀我同去国家博物馆参观“何以中国”的专题展览,一踏入展厅就急切地奔向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陈列区,站在展柜前,他握着速写本的手不由自主地有些发抖,兴奋地表示:“你瞧这饕餮纹的浓淡处理,比咱们游戏里那些叠加华丽特效的头目要精妙得多。”
那天,他在展览馆里流连忘返,直到馆方停止开放才恋恋不舍地离开,手机里保存了三百多张参考图片,这些图片都体现了他对那些精致展品的浓厚兴趣和仔细探究。
上古传说怎样与现代美术风格结合?
第二个月,我去了他们公司,碰巧看到主美在称赞他新画的应龙,说应龙的鳞片运用了青瓷冰裂纹的技法,非常巧妙,而且把敦煌飞天绸缎那种轻盈活泼的韵味融入了龙翼,这绝对是画龙点睛的做法。
他们团队随后把这套特殊的方法整理成书面材料。有了这份材料作为参考和凭证,角色设计的通过率有了明显转变,直接从原来的百分之四十提升到百分之八十二。
上个月《上古传奇》正式推出,小李拿给我看一些玩家留言的图片。其中有个网名是"青铜树"的人写道:"那个饕餮难度的场景设计,让我联想到三星堆出土的树木图案。"小李就把这段话设成了手机保护屏的图片。
他书桌上经常放着《楚辞》和《穆天子传》,那些古籍安静地摆在那里,好像在讲述着久远的事情。有一次我去找他吃饭,推门进去就看见他正对着战国时期的帛书画云彩图案。他神情非常集中,好像和帛书上的花纹合为一体,手里的笔慢慢移动,想要把那奇妙的云纹画出来。他最近在努力探索如何借助空白来呈现古代传说的神圣感,这种方式比起满身披挂金色光芒,更有一种深远的韵味。他眼里流露出对艺术钻研的热情,不紧不慢地讲述着自己的独到想法。
那天结账,我看见他钱包里还放着张国博的会员卡,那卡放在夹层里,不仔细瞧很难发现,这小卡片仿佛牵系着他与某个方面的缘分,让人想知道他在张国博那里经历了什么,得了哪些好处,又会不会因为这个卡,接触到更多的艺术资源,获得更多交流的机会。